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焦以璇 李小伟)“体育是*接近孩子天性的一项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孩子的体能,所有美好的品质都能在体育课以及体育运动中培养起来。” 在11月2日举行的“以体树人、体教融合”教育论坛上,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尹超的发言引发与会者共鸣。参与论坛的校长们一致表示,体育是*好的教育。
今年,《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两份重磅文件先后出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体育是一种有游戏规则和目标设计的科学玩法,对于小学生来说,*重要的就是‘玩’好,这能促进大脑皮层的发育,为他们一辈子的发展打好生物基础。”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心理学教授芦咏莉就任校长以来,旗帜鲜明地提出“体育是*学科”的教学理念。她发现,小学生的近视防控、肥胖、心理孤僻等问题,都能从体育这里找到答案。
在北京史家胡同小学校长王欢看来,体育是非常高级的文化形式,不仅能促进孩子大脑发育、智力发展,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等综合素质,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特别重要的学习方式。
学校体育界内有句名言:体育老大难问题,校长老大关注就不难。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校长蔡稳良对此深有感触,他表示,大家都知道孩子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往往出现偏差。
“是否重视体育考验着校长的良心。只有校长重视,工作推动起来阻力就会小很多。”让蔡稳良感到自豪的是,在他的推动下,每个学生每天都能进行至少一个小时的体育锻炼。体育搞好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都普遍提高。
对体育的重视正落实在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尹超介绍,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在硬件上投入*大的是体育,学校自筹资金修建了综合性体育馆,配备了专业的拉丁舞、足球、篮球教师。
本次论坛由蔡崇信公益基金会和北京市学校体育联合会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位校长参加。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