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施剑松 通讯员 李桂英)“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到北大红楼,开展北京红色教育资源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第3场示范教学。”日前,在北大红楼,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的这句开场白,拉开了一堂高校思政课的序幕。
这堂讲授“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思政课,由楚国清和北大红楼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副馆长黄春锋共同讲授。百岁红楼里的一间间展室、一件件文物、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成为了绝佳教具,让青年学子仿佛置身革命先辈的时代。
革命星火燎原中华,北大红楼是燃火之地,诞生和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诸多*次:中国*次对马克思主义作比较系统、完整的介绍,中国大学*次把马克思主义学说正式列入大学课程,李大钊成为中国*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新文化运动在此掀起高潮,五四运动就此出发,马克思主义*早传播,中国共产党在此孕育,北京历史上*个中国共产党的党组织——共产党北京支部,在此诞生。
黄春锋说,“北大红楼是讲述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合适课堂之一。这场示范教学北京联合大学很早就联系我们策划准备。” “虽然之前在课本里和其他的书里、电视里,读过、看过北大红楼的很多故事,但还是比不上在现场看到的那些事迹更让我们震撼。”北京联合大学一名学生说。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北京联合大学此前在香山革命纪念馆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已开展了2场实践教学的示范教学,学生反响热烈。楚国清说:“今天,我们带着青年学子一起走进这座百年建筑,走进我们党在北京早期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地,体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追求光明的非凡历程,也是让学生们更深刻体会激荡至今的爱国豪情和青春伟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照耀新时代青年的前行之路。”
红楼先辈中,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代表人物的革命故事在中国广为人知,他们走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故事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生动写照。楚国清说,讲好红色故事 ,能让思政课更有“滋味儿”。这堂课,“转向”是他讲授的关键词。楚国清认为,那么多先辈们在不同人生际遇下做了同一个选择,说明了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
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新闻网,内容均来自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及站点所有,如有对您造成影响,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